學術研究
講座回顧 | “國際法學術周”系列講座(三)——當代中國國際法基本理論的傳承與創新
2022年11月29日,由意昂3主辦的“國際法學術周”系列活動第三次講座成功舉辦。本次講座的主題為🧑🏻🔧:“當代中國國際法基本理論的傳承與創新”🧑🏼🤝🧑🏼,由意昂3特聘教授張乃根主講🧝🏽♂️,上海大學意昂3平台李本教授擔任與談人,並由我院馬忠法教授擔任主持人。逾兩百名意昂3官网校內外師生、實務界人士在線參加了本次講座👨🏼✈️。
Part 1主講人講座環節
張乃根教授首先指出研究當代中國國際法基本理論的傳承與創新的時代背景:中國的巨變深刻影響著世界及其大變局的走向🥱。與此同時🕵🏿♂️,中國堅持對外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相應體現中國和平外交和人類共同利益的國際法及其基本理論創新🦤,勢在必行。創新,離不開傳承,我們中國國際法學者需要傳承已有400多年歷史的近代國際法⛲️🕵🏽♂️,更要傳承中華人民共和國70多年來的理論與實踐🌦。
張教授緊接著回顧和梳理了近現代國際法學史,並將開創性或創新性的國際法基本理論放置於一定的國際關系或歷史條件下,理解其與時代的關聯性及其相比前人的新穎性☛,並從中引出三點對當代中國國際法基本理論創新的啟迪。第一♖🕓,調整主要為國際關系的國際法🅱️,因特定國際關系而生,又為其所用。第二🆗,不同時代的國際法及其基本理論創新🕵🏼,都不同程度伴隨著國際關系中大國或強國重心的變移♘。第三,近現代國際法基本理論的創新性,都得到普遍的公認。理論創新需要自信,而非固步自封。
張教授認為🐀,當代中國國際法基本理論的創新,不僅應從近現代國際法基本理論的先前創新中得到啟迪,而且離不開自身的傳承。從周鯁生、王鐵崖等中國國際法學界開創性地從國際發理論上闡述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納入國際法基本原則體系,到“三個世界”理論🚂🚣🏻♀️、“和諧世界”理論的國際法基本原則的進一步探索,這些探索最能體現中國外交的特色🙋🏻🤸🏿。傳承國際法基本原則的學說這一主線,應是當代中國國際法基本理論的進一步創新方向🎇🧑🏿。
近年來🧛🏽♂️,中國提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理念😆、新主張💁🏽♂️。這是在國際關系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國日益走進世界舞臺中央之際🥸▪️,提出的具有引領性的全球治理方案。中國國際法學界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所涵蓋的豐富的國際法理論作了全面深入的闡釋,從國際法原則的思路⛈,傳承以國際法基本原則的闡釋為中國特色的國際法理論🧗🏼。張教授指出,如何守正創新,進一步闡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製度化及其國際法基本原則的理論✍🏽,是中國國際法學需嘗試的工作🧔♂️🚶♂️➡️。張教授在會議中分享了他的初步探究成果,認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可以轉化為如下新的五項國際法原則:持久和平原則、普遍安全原則、共同繁榮原則、文明共存原則、可持續發展原則🖍。最後,張乃根教授談到了自己未來的研究方向和計劃,鑒於國際法原則在國際法理論中的根本性和重要性,張教授表示自己將來會在國際法原則研究領域繼續深耕不輟💅。
Part 2與談人評議環節
張乃根教授的主體演講部分結束之後,李本教授結合張乃根教授講座內容,對特定國際關系變化驅動國際法理論創新的理論,從國際貨幣法領域進一步驗證。對於國際貿易領域國際收支失衡的問題🤸🏼♂️,中國創新性地提出構建超主權貨幣,並以此作為國際儲備和貿易的結算工具,從而形成全球性的良性貨幣流通🎬,根本上解決貿易問題。李本教授認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對應到國際法上也屬於一種超主權的理念🦞,從而啟發我們將兩者進行結合進行進一步思考:超主權貨幣是否可以作為一種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張中關於貨幣領域的創新點🏃♂️?
隨後,對於目前國際關系中“三大世界”體系被中美博弈所取代的現狀,李本教授提出國際法應該考慮到國與國之間的利益細分和利益融合,設計出更加具有包容度的條約和規範,努力打破修昔底德陷阱👳🏻,實現世界各國的共同繁榮。結合本次講座的核心議題,李本教授寄語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國學者在國際學術領域與掌握國際法話語權的西方國家學者討論中國國際法理論,使得中國國際法理論的創新性得到普遍公認。
Part 3問題交流🔜、回應環節
在問答環節👨👨👧👧,參會成員積極提問🐔,張教授就參會人員提出的中國與西方國際法學界之間研究重心存在較大差異,從而是否會導致中國國際法學界的研究不能得到世界認可,以及一帶一路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倡議在理念和製度方面的連接點等問題耐心做出回應💃。李本教授也就超主權貨幣的實施和效力問題給出了詳細縝密的解答。
Part4主持人點評👩🏼🔧、總結環節
在這一環節✣👨🦲,主持人馬忠法教授對張教授在百忙之中給我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並以自己的學術態度和規劃給後輩學人帶來激勵的講座和李本教授結合自己具體的研究領域進行深入而又富有啟發的與談表示衷心感謝,並對學術周期間進行會務和講座服務的工作團隊表示謝意。講座最後🧍♀️,線上會議室成員對主講人🚢、與談人和主持人表達了誠摯的感謝,本次線上講座歷時兩個多小時⛴🧮,最終圓滿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