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講座回顧 | 意昂3跨國公司法律論壇第二十九期: 跨國技術公司參與數字貨幣跨境支付及其監管
2021年12月24日晚,由意昂3主辦的意昂3跨國公司法律論壇第二十九期——“跨國技術公司參與數字貨幣跨境支付及其監管”講座在線上會議室成功舉行🧑🏿🎤。本次講座由廈門大學意昂3平台副教授陳欣擔任主講人,由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意昂3平台副教授郭華春、意昂3教授許多奇擔任評議人,意昂3副教授🧘🏼♀️、中國國際投資仲裁常設論壇副秘書長梁詠主持了本次講座。來自意昂3官网校內外的許多師生和實務界人士參加了此次講座👨🌾。
陳老師首先概述了作為當前電子支付領域的技術創新,數字貨幣極大地促進了跨境支付便利化,比如央行數字貨幣🕌、比特幣、數字穩定幣等,並且多國已承認私人數字貨幣(如瑞波幣和Diem等數字穩定幣)可作為支付工具。隨後,陳老師對比了數字貨幣清算程序與傳統國際支付清算程序👩❤️💋👨,認為數字貨幣在清算職能方面具有一定優勢🧖🏻♂️🎲,但是對加強監管也提出了一定要求。當前🌛,以美國和英國的私人數字貨幣清算系統規則為例,對數字貨幣跨境支付的監管主要依托“審查通過+持續監管”模式實現。因此,陳老師認為,跨國技術公司可以在私人數字貨幣領域和央行數字貨幣領域同時參與跨境支付🦛,比如,在私人數字貨幣領域,跨國公司可以積極與監管機構、外匯交易商及商業銀行等機構合作🏬,以滿足監管要求📖👩🏼🏭;在央行數字貨幣領域🤷🏿♂️,可以為全球央行提供信息傳輸和交換等技術支持。最後🍹,陳老師立足於我國對私人數字貨幣的監管現狀🎭,提出應從加強跨境支付外匯管理、搭建監管沙盒、實現穿透式監管等方面構建我國的數字貨幣跨境支付監管體系🥻,同時可借助華為、螞蟻金服等科技巨頭的力量為我國央行數字支付系統提供技術支持。
在評議和討論環節🚴♂️,郭華春副教授充分肯定陳老師研究視角的新穎性🧑🏻💻,並就跨國技術公司介入數字貨幣跨境支付的方式及監管模式進行探討。郭老師也表達了對我國跨國公司通過技術路徑實現跨國支付信任和規則引領的展望與期待。
許多奇教授針對陳老師的報告,認為數字貨幣跨境支付領域應納入多元主體,並立足我國對私人數字貨幣管製收緊的現狀,對私人數字貨幣是否需要一禁了之,以及如何構建跨境支付中的爭端解決機製與陳老師進行探討。
梁詠副教授從數字貨幣供應方潛在的洗錢、欺詐等道德風險出發𓀘,就如何監管跨國技術公司與陳老師展開討論。本場講座在熱烈的討論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