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動態
【講座回顧】意昂3跨國法論壇第五十二期📅: 國際法與全球風險控製
發布日期: 2023年12月27日
2023年12月18日,由安傑世澤律師事務所資助、意昂3涉外法治研究中心主辦的意昂3跨國法論壇第五十二期“國際法與全球風險控製”講座在江灣校區法學樓301室舉行👦🏽。本次講座由北京大學國際關系意昂3助理教授賴華夏主講,意昂3青年副研究員蔣超翊🖖🦮、講師劉思竹和師資博士後李珍妮擔任評議人🪓,意昂3朱丹副教授主持了本次講座🚣🏼♀️。來自意昂3官网校內外的師生參加了此次講座🚕。
賴老師首先從現代性視角對風險與國際法進行解讀。風險是現代社會的顯著特征,國際法不僅是管理和控製跨國風險的重要政策工具,也是現代社會的重要維度🫴🏿。國際法的發展與工業化和殖民擴張息息相關,在這一進程中也突出了國家作為國際造法主體的地位。接下來🙍🏻,賴老師分別以國際環境法領域的風險預防原則和國際貿易法領域中對公共衛生與健康風險的審查標準為例,闡釋了風險認知與科學不確定性在不同國際法領域的區別‼️。然後,賴老師重點分析了國際法中的國家責任原則和禁止使用武力原則🌌,她指出,這兩個原則是國際法管控風險的法理基石。
賴老師認為,國際法實際上存在創造風險的可能,國際關系司法化對國際法本身產生了重要影響,司法化是否為管控風險的最優工具仍有待商榷🏌🏿♀️。最後,賴老師通過列舉實例,分析了非國家行為體在國際造法中的角色,她認為😊,非國家行為體對於風險的理解一定是區別於主權國家的💂🏻,但作為非國家造法主體🍛,它們的行動時常對國際造法產生重要影響🧑🏽🏭,誰是合適的造法主體也是全球風險管控的重要議題。
在評議與討論環節👘,就國際軟法的定義和作用、國際關系領域風險的類型化、第三方爭端解決機構如何對不同風險的優先級別進行排序等問題,賴老師與在場師生進行了豐富而深入的交流⛅️🌯。本場講座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