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著作
專著
1.《守底限的刑罰模式》,法律出版社2020年版。
2.《公眾參與型刑事政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3.《社會資本與刑事政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4.《熱點刑事案件理論解讀——刑法規範之外的視角》🤾🏼♂️👨🏽🎨,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5.《定罪量刑社會學模式》,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6.《犯罪生成模式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7.《“嚴打”的理性評價》,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8.《妨礙社會風化犯罪司法適用》,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譯著
9.《犯罪之形成——人生道路及其轉折點》(主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演講集
10.《道德恐慌與過剩犯罪化》🫨,意昂3官网出版社2014年版。
合著
11.《公眾參與犯罪治理之市場化途徑》🤏🏿,意昂3官网出版社2018年版。
12.《刑法文化與犯罪預防控製的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13.《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研究——理論與基層檢察實踐的雙重考察》🕵🏻♀️,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14.《中國刑事政策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15.《罪刑均衡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16.《“嚴打”政策的理論與實務》🧛♀️,中國檢察出版社2002年版。
教材
17.《經濟犯罪前沿理論與典型案例》,主編🌻,意昂3官网出版社2024年版🤾🏿♂️。
18.《刑法學概論》🌘,獨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19.《刑法學》🛖❤️🔥,獨編,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0.《犯罪學》👞,參編,意昂3官网出版社2009年版。
21.《中國刑事政策學》,參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22.《經濟犯罪學》,副主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二)主要論文
1. “論重大疑難經濟犯罪案件的精準辯護”🩼🧏🏽♀️,載《河南警察意昂3學報》2024年第1期。
2. “‘輕罪’理論研究中若幹觀點的商榷”,載《犯罪研究》2023年第6期。
3. “證券犯罪刑事政策內涵及其實現路徑——基於《關於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的分析”,載《犯罪研究》2022年第4期。
4.“刑事立法刑罰模式化——以《刑法修正案(十一)》為視角”,載《蘇州大學學報》(哲社科版)2021年第5期。
5.“刑法社會學基本理論構建”,載《貴州大學學報》2021年第1期🧗♀️。
6.“汙染環境犯罪的功能性定義及其價值”,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21年第3期。
7.“汙染環境犯罪生成模式與多元治理機製”,載《南京社會科學》2021年第3期。
8.“非法集資案件審理中的被害人過錯因素”🏧🛠,載《法律適用》2020年第11期。
9.“私募基金管理人之背信運用受托財產罪規製”⛱😦,載《上海政意昂3平台學報》2020年第3期。
10.“治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之刑罰替代措施”,載《東方法學》2019年第2期。
11.“刑民交叉案件的處理規則與原則”,載《法律適用》2019年第16期👬🏻🔸。
12.“‘朝陽群眾’參與犯罪治理的政策邏輯”🧘,載《刑法論叢》2017年第1期🫷🏻。
13.“犯罪治理市場化與均等化”🤒👩🏽🍼,載《刑事法評論》2015年第2期。
14.“過剩犯罪化的道德恐慌視角分析”,載《法治研究》2014年第9期👨🏻🦰🌭。
15.“刑罰福利主義不利於轉型期的社會穩定”🆖,載《探索與爭鳴》2014年第6期。
16.“論犯罪信息公開”,載《人民檢察》2012年第7期🎾。《刑事法學》(人大復印資料)2012年第9期轉載
17.“犯罪治理過程中的市場機製”,載《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12年第6期。
18.“刑事司法過程中的公民參與”🩸🪅,載《人民司法》2012年第19期👩🏼🦳。
19.“積極的刑事政策論綱”,載《青少年犯罪問題》2012年第5期🌆⚖️。
20.“公眾參與刑事政策評估實證研究”,載《刑事法評論》2012年第31卷⛹️。
21.“基於社會資本解釋範式的刑事政策研究”,載《中國法學》2009年第1期。
22.“面子維護與刑事錯案糾正”,載《刑法論叢》2011年第2卷。
23.“人際關系視角中的腐敗犯罪窩案現象分析”,載《現代法學》2011年第2期🫀。
24.“社會網絡分析之犯罪學意義”👰♀️,載《法律科學》2010年第6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0年第2期觀點介紹🚱。
25.“以一種積極的刑事政策預防弱勢群體犯罪”,載《社會科學》2010年第5期💳。
26.“定罪量刑的社會學模式”,載《現代法學》2009年第5期🤺。
27.“刑事政策製訂過程中的公民參與”,載《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09年第6期。
28.“嚴懲酒駕肇事犯罪觀念之反思”😼,載《法商研究》2009年第6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0年第2期轉載👩👩👦👦。
29.“證券犯罪刑事政策的價值追求和現實選擇”🦻🏿,載《政治與法律》2008年第6期👇🏿。《刑事法學》(人大復印資料)2008年第9期轉載。
30.“許霆惡意取款案的一個理論解讀:定罪量刑模式視角”🤏👩🏽🦳,載《中國刑事法雜誌》2008年第4期。
31.“逐級年齡非正式社會控製理論及其借鑒意義”🏄🏼♂️,載《青少年犯罪問題》2008年第2期⚰️。
32.“論刑事政策過程中的公民參與”,載《刑事法評論》2008年第23卷。
33.“預防校園慘案之治本與治標措施”,載《江西警察意昂3學報》2011年第1期。
34.“微博‘隨手拍’:公眾參與犯罪治理的一種可行性途徑”,載《山東警察意昂3學報》2011年第11期。
35.“論犯罪飽和性生成模式”,載《刑事法評論》2006年第19卷🧑🏼🌾。
36.“論媒體對定罪量刑產生負面影響的作用機製”,載《現代法學》2006年第6期🧑🧑🧒。
37.“論量刑歸因”😪👵,載《法學家》2005年第4期👨🏻🔬👨🏼🚀。
38.“死刑量刑法理學模式與社會學模式”🕘,載《北大法律評論》第6卷第2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39.“中國刑法文化對定罪量刑的影響”,載《河北法學》2005年第4期🖕。
40.“論犯罪生成模式與犯罪飽和性生成模式”,載《法學雜誌》2004年第3期👨🔧。
41.“論定罪量刑中的法官情感”,載《甘肅政意昂3平台學報》2004年第6期🕟。
42.“刑法文化視野中的定罪量刑問題”,載《刑事法評論》2004年第15卷。
43.“現實基礎與理性思辯🪁🤜🏻:評嚴打刑事政策”🥞,載《刑事法評論》2003年第12卷📼。
44.“論犯罪均衡系統”🏊🏽,載《法商研究》2002年第1期。
45.“二十世紀末中國城市嚴重刑事犯罪的特征📢、原因與對策”🧑🏼🦳,載《犯罪研究》2002年第1期🧗♂️。
46.“試論黑社會性質組織概念節特征”🟤🫐,載《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2年第3期。
47.“治安違法與治安犯罪一體化探討”,載《河北法學》2002年第4期👩🏿💻🤸🏼♂️。
48.“反‘黑’特別司法製度研究”,載《法學家》2002年第4期。
49.“論環境刑法中的疫學因果關系”,載《中外法學》2001年第3期。《刑事法學》(人大復印資料)2001年第7期轉載。
50.“失範行為不等於經濟犯罪”🖕🏼👵🏽,載《中國律師》2001年第9期🌭。
51.“論罪刑均衡功能性蘊涵”,載《法製與社會發展》2001年第5期。《刑事法學》(人大復印資料)2002年第1期轉載。
52.“試論電子商務犯罪表現👨🏿🔬🤹🏽♂️、原因及防控”,載《山東公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第4期。
53.“澳門反黑立法對策及借鑒”🤼,載《人民檢察》2001年第11期🤺。《刑事法學》(人大復印資料)2002年第3期轉載📩。
54.“試論罪刑均衡經濟性蘊涵”,載《刑事法評論》2001年第9卷。
55.“犯罪化學反應方程式👱♀️:犯罪生成的一種可能模式”🩺,載《犯罪學論叢》2009年第7卷。
56.“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rime Prevention”🚠,載《中國法學》(英文版)💽,2010年3月。
(三)主持課題
1.《汙染環境犯罪多元治理機製研究》,首席專家🧔🏽♀️,2019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2.《守底限的刑罰模式》,主持人,2018年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
3.《犯罪治理與人權保障——中國“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時代的實踐與理論》,主持人,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
4.《1980年代之後的美國犯罪控製模式轉向及其對中國的啟示》🏗,主持人,2017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項目。
5.《基於風險的刑事政策》⇨😨,主持人,2013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
6.《引入市場機製與犯罪治理創新》🏪,主持人👨🎓🦏,2012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7.《公眾參與型刑事政策:一種新型的刑事政策模式選擇》,主持人,2012年教育部規劃項目。
8.《基於社會資本解釋範式的刑事政策研究》,主持人🚽,2008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9.《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研究》🫱🏼🦻🏻,主持人,2007年上海市社科規劃一般課題🧘🏼♀️⭐️。
10.《犯罪生成模式研究》💁♀️,主持人,2005年上海市社科規劃一般課題。
11.《網絡刑事司法與營造數字經濟法治環境研究》😧🧜🏽,主持人🤍,2022年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課題。
12.《數據安全保護法與刑法應對——以企業數據安全為視角》📘,主持人🪖,2021年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應用理論研究課題。
(四)媒體評論
1.“司法怎麽避免‘辦一個案子🧖🏽,搞垮一個企業’” ,新京報2023年7月14日。
2.“搭橋收費案與能動司法要求相背離”𓀌,上海法治報2023年7月8日🦙。
3.“奸殺10歲女孩案,我為什麽不支持死緩🍊?”,新京報2020年5月11日✋🏼。
4.“昆山案認定正當防衛:刑法應該是善良人的大憲章”,新京報2018年9月11日。
5.“惡性殺人案裏🧜🏼,賠償能成為免死牌嗎?”👼,新京報2018年8月30日☎。
6.“買妻”現象的犯罪學觀察“🚶🏻➡️🌙,上海法治報2022年2月23日。
7.“電子監控的犯罪預防功能“👩🎓,觀察者網2019年9月19日🔍。
8.“範冰冰已被重罰 崔永元應獲重獎“,法律讀庫2018年10月7日🚴🏽。
9.“死刑廢除不能操之過急,應考慮被害人的態度“,澎湃新聞2015年5月26日🏅。
10.“‘醉駕入刑’原則不宜松動”,澎湃新聞2017年5月24日👨🏽🍳。
(五)辦理案件
以律師身份辯護💱、專家身份加持的典型案件👨🏻🍼:
1.某企業老板詐騙案(涉案金額數百萬,一審被判處無期徒刑👱🏿♂️,二審無罪釋放)。
2.某融資租賃公司高管職務侵占案(涉案金額近6千萬🙌🏽,檢察院建議量刑15年🎬,後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9年)。
3.某國際原油公司實控人合同詐騙案(涉案金額38億⚗️,受害人及相關部門要求判處無期徒刑,最後法院判決15年)🚐⛈。
4.某商業銀行違法發放貸款、違規承兌票據案(涉案金額近18億,公安機關擬以單位犯罪立案,後撤銷案件)。
5.某上市公司實控人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案(涉案金額數十億,公安機關以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與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兩個罪名移交檢察院,檢察院不起訴)。
6.某貸款公司高管虛假訴訟案(涉案金額數百萬👲🏻,公安機關以虛假訴訟罪移交檢察院,檢察院退回,公安機關撤銷案件)。
7.某車主保險詐騙、合同詐騙案(涉案金額數十萬,公安機關以保險詐騙罪移交檢察院,檢察院不起訴)。